支付机构备付金将于1月14日正式100%交付给央行,会对个人用户造成怎样的影响?
支付机构备付金将于1月14日正式100%交付给央行,看到这个就想起了经常在淘宝上买东西的情形,一般我们是把要买的东西拍下来,然后款也付了,但是这个钱并没有直接给商家,而是在支付宝账户上放着,等我们收到东西了确认才会付款给商家,这实际上也是备付金的一种方式。
但是从1月14日开始起,这个备付金不能在微信或者支付宝上存备付金了,客户买了东西的备付金必须直接上交到央行,对商家和消费者来说其实没有多大的影响,只能说你的钱比以前更安全了,而对微信和支付宝这些则少了一些资金的获得方式,以前你的备付金很可能被这些第三方机构拿去干别的事情,比如说可以做一些隔夜日期比较短的理财,这是可以获得一定收益的,就跟单车一样,虽然看起来你付出的费用很低,但是你的押金多啊,于是所有人交的这些押金就会被利用去干一些别的投资,说白了大家都是在利用备付金这个时间差赚钱利益。
现在央行的这个规定完全打破了这种生态系统,意味着你的钱比以前的确安全了很多,因为你的备付金未来是直接存在央行的,第三方机构是没有办法利用你的钱干相关事情了,所以大家应该更放心才是。
关注我,获取更多深度解读
这一变动,对个人并没有什么影响,但是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影响较大。
所谓备付金,是指支付机构(如pos机公司、支付宝、微信)为办理客户委托的支付业务而实际收取的预收待付资金,也就是你刷卡或消费的金额是先到支付公司指定的银行账户中,这笔钱就是备付金。
这笔钱对大多数银行而言都是香饽饽,所以很多银行和金融机构会去和支付机构合作,想想看,6亿人在用的淘宝,每天产生多少笔资金交易。
但这一情况,最初也是出于保护用户资产安全衍生的。第三方支付机构,起到一个信用担保,资质验证,安全把关的作用。
比如说支付宝,阿里想让用户在淘宝购物,但是用户不放心,万一自己花了钱,买到的东西不满意怎么办,所以就有了支付宝,用户在淘宝购物,付款后,这笔钱是托管在支付宝里,直到收获满意后,确认付款,钱才进入商家账户。
用支付宝的商家越来越多,支付宝积累了很多商家数据,感知到商家的一些贷款需求,所以有了蚂蚁金服更大、更全面的金融业务。
如果要将备付金百分百交给央行,对用户而言并没有什么影响,毕竟用户是花钱的一方,这钱横竖都是花掉了……
但是对于支付机构来说,影响就比较大了,以前支付机构可以凭借备付金与银行合作,获得较高的利息回报,今后这一情况将会消失。
不过,发展太过迅速的移动支付行业,也的确应该有个行业规范来约束。
我是吴怼怼,虎嗅、36氪、钛媒体、产品经理等专栏作者、前澎湃新闻记者,专注互联网科技文娱解读,更多深度解读,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。
要知道这事儿对个人用户的影响,先要知道,什么是支付机构备付金。
以支付宝为例,我们支付宝余额里的钱就属于备付金,用淘宝和天猫购物买东西付的钱,在没有确认收货之前,也是备付金。
这些备付金是放在余额宝的账户里,期间产生的收益归余额宝所有。微信支付等其他第三方支付也是类似的情况。
全国那么多人,每天在淘宝、天猫买东西,还有好多人余额里也放了不少钱。支付宝的备付金,数额是非常惊人的。那么,这么巨额的一笔钱,支付宝怎么管理呢?
以前,它们会在商业银行开设一个备付金账户,将客户备付金以协议存款的方式存在里面,存款利率大约在3%-4%。
对支付宝来说,就有了一笔利息收入;对商业银行来说,这是一笔巨额的存款。
那么,支付宝就可以以这笔大额的备用金为条件,去跟商业银行争取更低的提现手续费、转账手续费,支付宝的成本降下来了,也能给我们转账、提现的手续费免费了,再不济也是有优惠的。
支付宝备用金上交央行了,给了个人用户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。
好消息是,备付金交付央行,会让我们的资金更安全。
从长远角度来看,央行直接管理支付备付金,对消费者是更有利的。因为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,备付金可能会被平台挪用,去炒股,炒房。一旦发生亏损,最终受害的还是广大消费者。
所以,支付机构备付金100%交付央行,对我们普通人来说,总体还是好的,影响不是特别大,不用特别担心。
坏消息是,现在的免费转账、免费提现,以后可能就没有了。
现在备付金统一移送央行,支付平台跟商业银行,就没办法像以前那样谈价了,提现手续费、转账手续费上就讨不到好处了。这可能会导致支付平台手续费成本提高,最终买单的还是我们消费者。
这一点其实在2018年的微信就有体现。例如,自2018年12月18日起,微信提现至民生银行卡,服务费已在0.1%基础上增加0.05个百分点。
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或者其他问题,也都可以给我留言。
央行要求非银支付机构1月14日100%上缴备付金对个人用户没有直接的影响,个人用户也察觉不到消费支付过程中的变化,大家不用担心,上缴非银支付机构备付金是为了用户的资金安全,强监管有利于正本清源,对大家是好事情。
其实1月14日只是将缴存比例提高到了100%,上缴备付金的工作是从去年7月份就已经开始逐渐提高上缴比例了。
在央行下发的文件中,要求非金融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从2018年7月9日起逐步提高上缴比例,在网络支付业务当中从7月份上缴比例最高60%,到10月份已经上缴最高85%的比例了。
网络支付业务的备付金通俗的说,就是我们在网络平台预存的现金、预交的押金以及购物预付的货款,比如支付宝的余额、微信的零钱、淘宝的预付款这些都是备付金的范畴。这些资金沉淀在非金融机构的账户将会形成一个巨大的资金池,即便是不动用存放在商业银行里也会产生高额的利息,如果企业有稳定的客户群体,那这个动态的资金池就可以用于其他途径,可以进行各种投资,资金的挪用就会带来巨大的风险。
上图可以看到,2018年10月份非金融机构存款,也就是支付机构缴存人民银行的客户备付金存款已经高达9956.91亿元,这还是按最高比例,占比总体备付金85%的情况下,由此估算非金融机构存款的金额将达到11714亿元。
上万亿的规模,***如支付机构存放在银行的协议存款中,比如1年期利率2.1%计算,这笔巨额资金带来的利息收入将达到245亿元。***如投放到信贷资产融资当中,那将是千亿的利息收入。对于支付机构来说,这是一个空手套白狼的机会,会带来巨额利润,而且还是零成本。但***如挪用资金,投放的产品违约,那么将有可能让消费者受到损失,当然大支付机构可以利用滚动的资金池进行弥补,消费者也感受不到。小支付机构就不同了,风险性会放大数倍,因为他们的资金链是比较紧张的。
远的不说,就拿OFO的押金***做个例子,前一段时间,有人反映OFO的押金不能退还,并且还变成了P2P平台的理财资金,目前OFO的退押金***还没有结束,还有无数人在排队等待退还,这就是一起标准的挪用备付金的***,带来的风险大家也看到了,庆幸的是押金没有多少。
在央行要求上交以后,这部分资金非银支付机构将没有挪用的机会,最大程度的保护消费者的资金安全,对支付机构影响很大,支付机构少了一个板块的利息收入。对于我们来说,我们感觉不到备付金上收的过程,还是原来的消费方式,但是资金不再沉淀在支付机构的账户中,而是定期上交央行,我们的资金更加安全了。